|
如何应对碳中和?当前,全世界正在跟新冠疫情做殊死决战。 与此同时,世界各地出现了很多极端天气,并由此引发灾难性结果,比如洪水、飓风、暴雪、干旱。 刚刚过去的720河南暴雨事件,造成302人遇难,农作物成灾面积872万亩,绝收面积380万亩,直接经济损失1142.69亿元。 从时间的维度来看,新冠危机是一个短时间内的紧急性危机,而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更加长期的更深层次的危机。 种种迹象在向人类敲响警钟,如果我们继续听之任之,地球将会发生灾难性后果。 我们也可以采取行动,把危害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。 这就好像一辆以100公里每小时驾驶的汽车,一旦发生碰撞,结果就是车毁人亡。但如果把速度控制在每小时30公里,虽然有一定的损伤,不至于丢掉性命。 一、什么是气候,什么是气候变化? 气候与天气的主要差别,在于时间尺度。 天气一般来讲是以天或者是一周,两周为衡量尺度,气候是一种模式,是一段时期内的平均天气,标准的时期长度一般是30年。 所谓气候变化,简单来说,就是地表的平均温度在升高。 近130余年来(1880-2012),按照IPC的第五次评估报告,全球的平均地表温度比工业革命前提高了0.85℃。 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《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》报告显示,2020年全球的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(1850-1990)的水平提高了1.2℃,已接近《巴黎协定》寻求避免的升温下限。 2021年IPCC发布的《气候变化2021:自然科学基础》报告指出,未来20年,全球温升预计将达到或者超过1.5℃,而这是我们想在80年的时间内控制的上升幅度。 全球温升1.5℃时,热浪将增加,暖季将延长,而冷季将缩短;全球温升2℃时,极端高温将更频繁地达到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临界耐受阈值。 二、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? 大气中的碳循环是什么样的结构?谁在影响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?有四个交互的对象我们需要知道。 第一个是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排放。科学家推算在2009-2018年间,人类每年向大气中排放350亿吨二氧化碳。 第二个是土地使用,因为要盖房子,要去改变土地的用途,因此产生的二氧化碳大概是每年60亿吨。 第三个是陆地系统,我们有植被白天在光合作用下产生氧气,晚上要吸入氧气排放二氧化碳,这个排放量和吸收量基本平衡,大约是4400亿吨。 第四个是海洋系统,他每年的排放量和吸收量也基本平衡,大约是3300亿吨。 鉴于陆地和海洋系统的排放和吸收净值能相互抵消,人类排放的这400亿吨就成了主要矛盾。 好在地球母亲很仁慈,她的陆地系统和海洋系统能额外多吸收约200亿吨的杂质,这样大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量大约在180-200亿吨。 所谓碳达峰,是指到了某个时间点,我们逐年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达到了最大值,之后就开始下降。碳达峰后虽然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的量在减少,但总量还在增加。 所以要想解决问题,实现碳达峰还不够,我们必须实现碳中和,让增加的量和减少的量相互抵消,实现净碳足迹为零。 要想实现净零排放,我们还有一个办法叫“工程碳汇”,也称“零碳技术”“负碳技术”“近零排放技术”,通过人为的方式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隔离出来。 最常被提到的是碳捕集利用与埋存技术(CCUS),它的基本原理是在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前就捕集起来,然后压缩送入各种地质结构里埋存。 其次是生物能源碳捕集与埋存技术BCCS,即利用生物质燃料吸附碳的原理,替代传统能源,吸附后把二氧化碳埋入地下或用其他办法跟大气隔绝。 第三种技术叫直接空气碳捕集和埋存技术DAC,在大自然环境里,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只有0.04%(400 PPM),所以大部分人认为这个技术很难。 零碳技术实际上是各国低碳科技的一个竞争领域。 所有类型的温室气体排放都值得我们关注。 以2014年我国温室气体来源为例,可以看到,能源、工业、农业、废弃物处理,都是主要的排放源。一方面,能源活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,另一方面,工业过程产生的量也不少,比如炼钢、制作水泥。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温室气体甲烷,甲烷在能源活动中会逃逸,比如挖煤矿的时候,生产天然气的过程中,都会产生。 |